為何餐館火災多發?防火專家稱,廚房常見的火災是煙道起火、燃氣泄漏起火以及人為因素造成的火災,尤其川菜館、湘菜館這類重油菜系餐館,清洗更要頻繁。
文/廣州日報記者張丹羊 通訊員消宣
記者昨日從公安消防部門獲悉,今年以來廣州餐館火災時有發生,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8宗。以最近的沿江路一川菜館為例,4個月內兩度起火。
今年7月28日18時39分, 廣州市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,越秀區沿江中路375號陸小鳳川菜館發生火災。消防員到場后了解到,起火餐廳共四層,為鋼筋混凝土結構,每層建筑面積約90平方米,一層到三層是餐飲區,四層是廚房,廚房里面有3個50公斤的煤氣罐,建筑內部沒有人員被困,二樓和三樓南面的部分樓板坍塌,一樓門口的電箱一直在放電爆燃,此時火勢已經燒毀了南面的廣告牌、鐵皮,致使建筑物整個南面處于猛烈燃燒階段。
消防部門稱,發生火災后,該餐館及時疏散100余名客人,并組織工作人員用滅火器進行撲救,周邊的微型消防站隊員們也及時協助參與到救援中。但因電源主線路跳火,在沒有斷電的情況下,火勢短時間內迅速擴大,一時間火情難以控制。
當日19時20分現場明火被基本撲滅,19時30分供電局到達現場進行斷電。消防員隨即成立物資疏散小組深入4樓廚房搬運煤氣罐消除危險源。不到十分鐘,消防員將3個50公斤的煤氣罐成功搬出,轉移至安全區域。19時55分,消防員清理完火場,成功將火勢控制消滅在一至三樓,遏制了火勢向四樓廚房蔓延,防止了煤氣瓶爆炸。
據媒體報道,今年3月10日15時許,這家餐廳就曾發生突發火情,此后因裝修而一直處于停業狀態,直到近期才開始試營業。
記者了解到,近期,廣州餐館火災時有發生。7月10日17時50分許,從化區溫泉鎮龍崗村溫泉東路14號1樓一間大排檔發生火災,著火部位為廚房,主要是燃燒抽油煙機,燃燒面積約2平方米,消防員到場后將火撲滅,幸無人員傷亡。據不完全統計,今年以來,廣州餐館火災共有28宗,其中7月份餐館起火宗數為4宗。
煙道火災為后廚最常發生的火災
市公安消防局防火專家稱,廚房常見的火災是煙道起火、燃氣泄漏起火以及人為因素造成的火災。煙道火災是后廚最常發生的火災,預防煙道火災,應及時清理積聚的油煙。
“煙道使用時間長了,油污聚集在一塊,影響了煙道的正常使用,然而清除煙道內的油污是極其費勁的事。”防火專家透露。據了解,現在很多餐飲店并不積極“定期清理”油煙管道,多是敷衍了事。油垢是植物油積聚起來的,一到燃點或有火星濺到,就會燒起來,像川菜館、湘菜館這類重油菜系餐館,清洗更要頻繁。
同時,作為在家經常炒菜的家庭主婦、煮夫也不可掉以輕心。
餐館防火注意事項
1.餐廳、飯店內禁止拉接臨時用電線路,所有線路和電氣設備均應由正式電工敷設安裝。
2.餐廳必須按規范設計,保持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暢通,不堆放雜物。
3.定期檢查燃氣管道、接頭、儀表閥門,防止泄漏;發現泄漏時,首先要關閉閥門,及時通風,嚴禁動明火和啟動各種電源開關。
4.廚房內的電氣機械設備不得過載運行,并防止電器設備和線路受熱、受潮、腐蝕、摩擦等損毀; 廚房工作結束后,工作人員應及時關閉電源、氣源,檢查無誤后方可離開。
5.廚房的油煙管道應定期清洗,廚房灶具邊的墻壁、抽油煙罩等易污染、積累油垢的地方應每天及時清洗。
6.餐廳應配備相應滅火器材,廚房除配備干粉滅火器外,還應配備滅火毯等簡易滅火器材;工作人員應學習滅火及逃生知識,能及時撲救初起火災,能組織人員疏散逃生。